晨雾漫过八角寨的丹霞群峰,资水上游夫夷江的凸水渡口传来汽笛长鸣。女船长张书梅手握方向盘,目光穿透薄雾锁定对岸码头,她驾驶的"湘新宁标渡2036"如游龙般切开翡翠色江面。在这条串联两岸的古渡航线上,这位51岁的农家女儿成为资水航道上一面流动的旗帜。
青山作证破浪行
2014年,新宁县推进“渡改桥”、农村公路建设工程,世代摆渡的船工纷纷转行。2022年,张书梅却逆向而行,成为全县首位考取三类船舶适任证书的女性。“阿妹莫逞强,撑篙不比绣花针。”面对父辈的劝阻,她硬是在暗流涌动、毫无规律的阵风中熟练的靠泊。
2024年汛期,上、下游电站同时泄洪,江面水流瞬间加急。张书梅凭借对船舶平时的保养,将渡船安全停泊到锚泊水域。
千篙点染桃花红
驾驶舱记事板贴满彩色便签:周三赶集的老人需要提前半小时开航,周五放学的孩子爱聚在左舷看鱼群,要提醒孩子们不要聚集一侧;还有三月桃花村的桃花红了······,张书梅创新推出的"乡情时刻表",让钢铁渡轮随着村民的节律呼吸。2022年腊月,寒潮冻住码头及江边道路。张书梅天还没有亮将积冰清理,铺上稻草、麻袋,为100多名归乡人开辟"水上驿站"。
长篙点破水中天
如今的凸水渡口,张书梅这位“娘子军”已成独特风景线。当有乘客面对湍流发怵时,张书梅总会指向江心:"看那江鸥,翅膀越扑棱越稳当。"
夕阳将夫夷江染成金红色,"湘新宁标渡"完成最后一班摆渡。签单记录本上,6000多条发航记录连成蜿蜒的脉络,恰似湘女绣在腰带上的流水纹。驾驶舱内,张书梅发梢银丝与江上波光相映成辉。在这条承载着乡愁与希望的水路上,新时代的“她”力量正以温柔而坚定的航迹,续写着千年渡口的传奇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